《河殇论》:避免运用史料的随意性

曹旭

《河殇论》——《河殇》争鸣录——《河殇》笔谈录


《河殇》以纵横捭阖、前所未有的政论家的气势、慷慨悲壮的历史感和沉重的忧患意识,强烈地震撼着每个关注祖国命运和改革前途人们的心灵,呼唤着全民族的反省,以巨大的成功赢得人们的欢呼和赞美,给我的教益是多方面的。

但是,《河殇》也并非完美无缺,其中对历史的把握即有不够准确的地方,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可以探讨。如第六集说甲午海战中国舰队“成半月形展开”,临战“不知到底应该听从谁的指挥”,失败的最直接原因是“一个腐败的承包商在许多炮弹里灌了泥沙”等等。解释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承包商在炮弹里灌泥沙,这与第二集说失败原因“早在戚继光和郑和的时代就已经注定了”相抵牾。这种说法,推其原由,是受电影《甲午风云》影响。《甲午风云》有炮弹里灌泥沙,致使海战失利,群情激愤的特写镜头。电影编导囿于当时的思想认识,不自觉用夸大事实的方法,把甲午战争这一历史的必然的失败归咎于偶然因素乃至推诿到承包商头上。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正是今天《河殇》应加剖析和引导人们深刻反省的,不想反而承袭其错误。

又如评述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三位近代思想界代表人物时,影片以对林、魏的否定,说连林则徐也相信外国人的腿不能弯曲作为对龚自珍总结性发言肯定的反衬,在技术上是不妥当的。赞扬龚自珍是他对清王朝腐朽现实的揭露和行将入木的预言,批评林则徐、魏源则基于他们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这实际上是两个不同思想层次的间题,如果要联系起来,则魏源对腐朽清王朝认识也相当深刻,早年即以“龚、魏”并称,而龚自珍在给林则徐的信中坚决反对同外国进行呢羽、钟表、燕窝、玻璃之类的贸易。他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远远落后于林、魏。龚自珍1841年逝世,而象征西方文明大量涌入中国的近代社会1840年才开始。林则徐不愧是睁了眼睛看西方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在鸦片战争前即命袁德辉等人翻译英文《广州日报》、《世界地理大全》,辑成《四洲志》,命袁德辉和美国传教士伯驾译瑞士人滑达尔《各国律例》中有关战争、敌对措施、封锁、禁运等章节,以使自己的军事对抗符合国际法惯例,又请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便“以夷制夷”,从而赢得西方各国商界和政界人士的敬畏。因此,用相信外国人的腿不能弯曲来概括林则徐和同时代人的思想高度是浅薄的,精明强干、负一身军政重任的林则徐,决不会对外国人的腿能否弯曲也茫然无知。此外,第二集说“长城把这个宁静的、熟透了的农耕文明紧紧地包裹起来”,“再也不会象秦皇汉武那样去主动出击”等等,也都不能涵盖唐太宗、朱元璋、清康熙曾主动出击的史实。事实上,历代帝王的土地占有欲都在伯仲之间,难分彼此。

其所以运用史料有随意性,也许与作者擅长报告文学,不自觉地在文化学论文系列片中渗入了文学的写作方法有关。本文所以提这一问题,因为只有准确而不是简单地把握历史,对历史人物作恰如其分的评价,我们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才能进入更高层次,在这一基础上的反省也才更深刻。

标签: ,